米其林名店爱用!老字号潮式酱料飘香88年传四代

开门七件事「柴米油盐酱醋茶」,酱料自古在中国饮食文化有一定地位,能增添食物风味。现有逾100万名潮州人定居香港,在香港是第二大族群,潮州菜开的愈来愈多,而潮州人煮家乡菜,必定用上潮式酱料佐味增鲜。

第四代接手 重振昔日风光

香港有多个本土酱油品牌,但有间潮式酱料品牌「元盛兴土产食品公司」,大家可能遗忘。品牌已扎根香港逾88年,现交给第四代佘森泉接棒打理,品牌的潮式酱料,他从小吃到大,故怀抱雄心壮志,希冀重振家族生意昔日风光。

「元盛兴由我的太外公杜修一先生于1933年创办,他曾到泰国谋生多年,对当地的特色香料有一定认识,为日后元盛兴生产酱料的发展很有帮助。当年总店位于上环香馨里,以生产鱼露、辣椒酱、橄榄菜,以及桔油、梅膏、三珍酱等20多种潮式调味品为主,并代理潮州土产。」可惜元盛兴设置于筲箕湾阿公岩的鱼露厂,在二战时被日军炮火轰炸而摧毁殆尽,之后就搬到位于上环,有「潮州巷」之称的香馨里继续营运。

元盛兴除生产各式潮州酱料及批发潮州土产外,并引进各类东南亚优质食品及饮料,在潮州同乡中微有声誉,佘森泉指出品牌曾叱咤一时:「最高峰时期,元盛兴的生意做到很大,稳佔香港酱料7成市占率。在潮州巷(即香馨里)有一栋楼,结合了店面、住家、生产酱料的厂房于一身。」其后潮州巷被长江实业收购改建成帝后华庭(大楼),元盛兴亦迁至域多利道现址至今。

往事如烟,人情不变,元盛兴这个老字号就是靠几代人胼手胝足撑了88年。「外公年纪很大时,曾打算不再经营生意了,但我姑婆觉得好可惜便毅然接手。」到了今天,元盛兴交由佘森泉及其表舅父陈鉅川(姑婆的儿子)接棒,在香港与泰国都设有厂房,泰国厂房製作酱料后,就运送至香港进行品质监控、销售等业务。

生产线迁至泰国

无惧世事改变,味道始终如一的元盛兴,近年已将生产线迁至泰国。「在泰国设厂,无论原料价钱、人力等都比香港少好多,香港租金又贵,经营成本只有香港的五分之一。表舅父早已移民泰国,以前做过生意,能将创新思维带入品牌,于是由他负责管理泰国的生产工序、联络外国客户等。」元盛兴的泰国厂房位于中部,因地处海岸附近,加上他们在泰国东北部也有大量农地,很多製造酱料的原料均是唾手可得,品质自有保证。

佘森泉的姑婆杜雪华虽已年近80岁,仍然健壮,俨然是元盛兴的幕后军师。现在她留在香港,每日无畏风雨回公司打点业务,给负责香港营运及销售的他服下定心丸。「我从姑婆身上学会坚持,她年纪虽老但仍很硬朗,勤奋工作,我看了也不敢懈怠。香港本土生产的橄榄菜,是由元盛兴始创并发扬光大,我从小吃到大,其他家的都吃不惯,我认为我们的橄榄菜无论色泽、口感、味道等,都是香港No. 1。」

人事更迭,市场骤变,元盛兴的销售量的确不复当年勇,人气与知名度也被后起之秀所掩盖,面对收复失地的压力,佘森泉就像品嚐橄榄菜的回甘,点滴滋味在心头。「如何推销、慢慢重新打开市场,是需要时间,期间觉得颓丧一定会有,但真的从没想过放弃。因我从不觉得自家产品会输给别人,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自信。」

招牌橄榄菜 米其林名店也爱用

昔日向元盛兴进货的餐厅,全是名气响叮噹的潮州酒家,如石塘嘴的汕头酒家、皇后大道西的斗记饭店、陶芳酒家及创发等。至今识货的餐厅都是名店为主,更有不少都是米其林等级,如迁至将军澳的陈勤记、尖沙嘴御宝轩、九龙城创发、将军澳潮飨以及于北角及长沙湾均有分店的梅花邨等。

「清、鲜、爽、嫩、滑」的橄榄菜,颜色乌黑油亮,味道鹹香甘醇,维生素、矿物质含量丰富,清热去火,生津解毒,是不少潮州人的必备酱料,下饭送粥炒麵煮菜皆宜。欲尝近百年的元盛兴潮式酱料好滋味,可到上环街上的卿记潮州鹹料、湾仔金源杂货、西营盘联发等老店选购。

其中卿记潮州鹹料的老闆,当年与元盛兴前老闆杜树南十分熟稔,杜树南生前指定旗下生产的所有酱料,只独家供应给卿记代理,其他杂货店顶多取得一两样而已!卿记负责人赵国强指元盛兴的「四大天王」:橄榄菜、红豉油、榛膏、米醋,多年来都备受潮州帮老主顾追捧,销路尚算不俗。「有很多客人会一次买好几箱,自用之外也会寄给外国亲友。大陆货虽然价格便宜,但味道跟元盛兴没得比。其中以橄榄菜最受欢迎,因为味道非常好,有很多潮州乡亲、佛堂住持及素食者都爱。」

赵国强指元盛兴的美味橄榄菜炒得很香:「用来配清粥、炒菜、炒饭、炒麵、蒸豆腐或炒肉碎都一流。」至于加料红豉油则能为炒河粉炒麵增色。「过年吃萝蔔糕、端午节吃粽子也可沾。而榛膏即是橙酱,可煮潮式甜品,滋味甚好。」

(《饮食男女》etw.hk/提供)

想看《饮食男女TW》现在就点我